top of page

妙覺寺舊址在1990年成立,1994年落成。舊址位於愛民頓市中心唐人街。

在2006年重建,2021年開始使用新址,2024年開光落成。現在位於愛民頓市北部,繼續向市內民眾弘法。

MKT Temple.jpg
IMG_7064.HEIC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莊嚴肅穆,正中供奉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左侍首座大迦葉尊者,右侍多聞第一阿難尊者。兩旁則供奉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殿外左右兩側,
分別供奉護法
韋馱菩薩伽藍菩薩,護持佛法及護法信眾。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洞悉宇宙人生之真理。佛陀以其無上智慧,教化眾生,令其離苦得樂,故為我等佛教徒之至尊導師。

       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誓願度脫一切眾生之苦。佛手持寶塔,象徵淨除眾生之惡業,增長福德資糧,故為現世眾生祈福之聖尊。其大願詳載於《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誓願廣度眾生,發四十八大願,其中以接引念佛眾生往生極樂淨土為要。佛手持蓮臺,象徵清淨無染,以此接引眾生脫離生死苦海。佛龕上方懸掛「萬德莊嚴」匾額,彰顯佛陀之莊嚴相好。

      佛龕上懸掛「萬德莊嚴」匾額,以示佛陀相好莊嚴,功德無量。
      佛龕兩側沿襲漢傳佛教寺院通常供奉兩位護法神:韋馱菩薩,伽藍菩薩
韋馱菩薩: 左側供奉,其形象威武雄壯,手持寶杵,象徵降伏一切邪魔外道。
伽藍菩薩: 右側供奉,多以關公形象出現,手持青龍偃月刀,象徵忠義勇武,守護道場。

IMG_7070.HEIC

大殿左側供奉觀世音菩薩,以應眾生之苦,示現無量身。右側供奉彌勒菩薩,以示未來佛之相,
示現無邊歡喜。兩菩薩之供奉,彰顯佛法之慈悲與智慧。

 觀世音菩薩,普陀洛迦山之主,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東亞大地,家家戶戶皆知其名。俗云:「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足見菩薩之慈悲廣被,深入人心。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佛陀為眾生開示觀世音菩薩之大悲願力,謂其應化無窮,隨機應變,以無量種身,救拔眾生苦海。菩薩之悲心,如海深廣,無有涯際。
我等凡夫,常陷苦厄,仰仗菩薩之慈悲加護,方能消災解難,離苦得樂。故而,供奉觀世音菩薩,不僅是為了祈求庇佑,更是為了學習菩薩之大悲精神,將慈悲之心落實於行,以濟世助人。

IMG_7067.HEIC
IMG_7060.HEIC

        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華譯為慈氏。傳統上,彌勒菩薩的形象多為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手持布袋,故又稱布袋和尚、笑佛。民間廣泛流傳布袋和尚即彌勒菩薩之化身,其大肚能容,笑口
常開,寓意慈悲廣大,能容天下之物。
        彌勒菩薩乃未來佛,將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降臨娑婆世界,廣度眾生,故又稱當來下生彌勒佛。
        此類造像,常繪其端坐蓮台,手持寶瓶或法輪,頭戴寶冠,足踏蓮花,以示其佛位尊貴,未來必能普度眾生。彌勒菩薩的形象不僅代表著佛教的慈悲精神,更成為人們心目中吉祥、歡樂的象徵

地藏壂


地藏壂,乃供奉地藏王菩薩、歷代祖師及信眾先靈之所。地藏菩薩大願宏深,誓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殿內設有蓮位,以供信眾追思先人,祈福超生

IMG_7092.HEIC
IMG_7052.HEIC

五觀堂  


五觀堂,俗稱齋堂,是寺院中供眾人用餐的場所。於此用膳,不僅能飽腹,更應存「五觀」之心。法會過後,常於此處提供免費素食,供大眾享用。

五觀-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思考食物的來歷,體會農夫、廚師等眾人的勞作,培養感恩之心。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反省自己的德行是否配得上這份供養,激發精進向善的動力。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避免貪著美食,保持心態清淨,不被外物所誘惑。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將食物視為維持身體健康的藥物,而非滿足口腹之欲的工具。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飲食是为了維持身體健康,以便更好地修行,最終成就道業。

十八羅漢與法華塔
Eighteen Arhats and Lotus sutra pagoda

十八羅漢在漢傳佛教寺院中常見。佛陀在入涅槃前叮囑十六位得道的弟子不需入滅、留在世間弘揚佛法做人天的福田。《法住記》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姓名。最後兩位羅漢的加入難以考證。在宋、元時十八羅漢已經廣乏流行與民間。

法華塔莊嚴肅穆,塔身鐫刻《法華經》經文與諸佛聖號,塔內供奉《法華經》全本。塔旁十八羅
漢虔誠禮拜,足見《法華經》在佛教中的崇高地位。《法華經》所宣說之法門,深奧廣大,十八羅漢即為奉行《法華經》之實踐者,其形象常於寺院中供奉,以示對《法華經》的尊崇。法華經的殊勝。這也鞏固本寺宣揚法華經與天臺教法的宗旨。

IMG_7122.HEIC
IMG_7130.HEIC

六觀音池
Six Guan Yin Pond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中所述之六觀音,各具神通,能救度六道眾生離苦得樂。大悲觀音破地獄,大慈觀音拔餓鬼,獅子無畏觀音降伏畜生,大光普照觀音調伏阿修羅,天人丈夫觀音度化人道,大梵深遠觀音攝受天道。

伽藍堂(土地公)
Qielan Shrine (God of the Land)


伽藍堂供奉的伽藍菩薩,與民間信仰的土地公相似,都是守護一方土地的神祇。但伽藍菩薩作為佛教護法神,其職責更為廣大,護持佛法,功德無量。我們供養伽藍菩薩,是為了感謝祂日夜守護著寺院,庇佑著僧眾,使佛法得以長久住世。

香山堂
Fragrant Hill Hall


香山堂,原為妙覺寺後街民房,後由上見下宗和尚命名為香山堂,以紀念其師太公白聖長老的法脈源自東漢的香山寺。此處不僅見證了妙覺寺的發展歷程,更承載著開山祖師對法脈傳承的深厚情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