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愛民頓妙覺寺傳法大典 慧炬傳承 天台宗脈添新秀

已更新:5月19日


         陽光普照的四月二十日上午,加拿大愛民頓妙覺寺大雄寶殿內,莊嚴殊勝的傳法大典隆重舉行。本寺方丈上見下宗大和尚慈悲傳付天台宗法脈予兩位年輕有為的法師——來自中國海南海口的上定下仁法師和台灣高雄的上道下慧法師,正式成為天台宗第四十七世法嗣。現場四眾弟子共同見證這神聖時刻,紛紛合掌祝賀師父增添佛門龍象,並期願兩位新晉法師能在他們的帶領下,佛法興隆,心燈永續,正法久住。



法脈綿延 薪火相傳


        佛法自印度東傳中華,歷經兩千年的歲月洗禮,早已深深融入中華文化的血脈之中。在無數的政權更迭和社會變遷中,佛法之所以能夠薪火相傳,綿延不絕,實賴歷代祖師大德的竭力弘揚。在末法時期,我們所擁有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以及祖師的精闢註疏,皆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後輩學人唯有盡心盡力地維護和發揚佛陀的教誨,方能不負先賢的苦心。




        天台宗作為漢地第一個本土佛教宗派,對漢傳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教觀雙美」的特色更是獨樹一幟。天台宗的淵源可追溯至北齊慧文禪師,他於研讀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時,體悟到「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後又因《中論》四諦品的偈頌而悟得一心三觀的禪法。其後,南嶽慧思禪師承接慧文禪師的心法,並因讀誦《法華經》而證得法華三昧。智顗(智者大師)於慧思門下精進修持,禮拜《法華經》時證得法華三昧前方便與初旋陀羅尼,其成就獲得慧思禪師的印證。因智者大師長期駐錫天台山弘揚佛法,故後世稱其宗為天台宗。智者大師將其自證與師承的教觀體系化為教門五時八教和觀門三觀十乘,主張教理研究與止觀實修並重,故天台宗被譽為「教觀雙美」。智者大師的卓越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東土釋迦」。天台學說雖歷經興衰,但其法脈始終代代相傳。宋朝有四明知禮大師弘揚天台懺法修持,明朝有靈峰智旭提倡律、禪、淨與天台學說的融合,民國時期更有諦閑大師以中興天台為己任,延續天台的修學命脈。無數歷代祖師大德的貢獻,共同奠定了天台教學在漢傳佛教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傳法儀軌 莊嚴殊勝


        佛教傳統中,歷代祖師傳法重在師父印證弟子所證悟的心法,並無須藉助外在之物來證明。後因禪宗以傳衣缽作為象徵,各宗派也逐漸開始採用傳祖衣、朝珠、法卷、賜予法名等儀式,以示傳法的莊重與重要性,並讓大眾得以見證。



        在本寺傳法大典中,上見下宗大和尚依循傳統儀軌,為兩位法子賜予法名。佛教法脈的字輩傳承,如同民間傳統族譜的字輩一般,具有其嚴謹的脈絡。現今天台宗所使用的字輩,乃源自第二十九世百松真覺大師所傳下的六十四字法脈偈。


真傳正受  靈岳心宗

一乘頓觀  印定古今

念起寂然  修性朗照

如是智德  體本玄妙

因緣生法  理事即空

等名為有  中道圓融

清淨普徧  感通應常

果慧大用  實相永芳



上見下宗大和尚並根據兩位法師的外名和法名,精心撰寫了傳法偈:


為上定下仁法師取法名寂能:

寂照含虛露堂堂

能所相亡顯自炚

定共尸羅寳相現

仁心宣化登法王


為上道下慧法師取法名寂源:

寂然不動六根藏

源含萬法一念通

道心頓啟元無別

慧證一心三諦圓



        傳法典禮圓滿後,上見下宗大和尚帶領大眾於佛前舉行莊嚴的大供儀式。隨後的開示環節,令在場大眾獲益匪淺。大和尚慈悲地分享了他從接觸佛法、出家求學乃至寺院行政管理等各個階段,皆以智者大師的天台教觀作為修行的依據和指引,並強調天台宗實為引導佛子修學佛法的指路明燈。大和尚亦坦言,過去因寺院行政事務繁忙,較難靜心研習教理、修持禪定。如今欣見有新法子願意承擔領眾與管理寺院的重任,他便能將更多的心力投入於教理研究和止觀實修,致力於弘法利生的事業。


        此次開示,大和尚特別提醒大眾學佛應注重福慧雙修。寺院現有的共修、義工和公益活動多偏重於修積福報,而智慧的修持則相對較少。除了現有的增福活動外,更應重視儲備智慧資糧的修行,次第經歷聽聞教理、思維佛法,最終落實於修持佛陀的教誨。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改善自身的行為,以正念轉化不正確的思想,並以戒律作為扶持止觀的基礎,方能開啟無漏的智慧,真正將佛法融入生命之中。



        最後,四眾弟子再次恭賀上見下宗大和尚喜添法嗣,並衷心期盼在兩位新晉法師的帶領下,加拿大佛教能夠更上一層樓,法輪常轉,信眾常護持正法。願妙覺寺的弘法利生事業能夠促進社會祥和,國泰民安。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